- 2025-01-02
- 2024-12-18
- 2024-11-15
- 2024-07-15
- 2024-06-26
- 2014-10-29
- 2014-08-22
最近新闻
汉风瓷·陈烈汉陶瓷艺术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陈烈汉的官方网站
作品欣赏
新闻中心
『宋庄陶瓷协会』本期艺术家:陈烈汉 | 中国当代陶瓷名家邀请展暨首届中国·宋庄陶瓷协会作品展


本期艺术家
陈烈汉
陈烈汉,男,1962年生于江西省广昌县。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留校任陶瓷设计专业教师三年,1990年考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10年4月,公派到英国圣马丁大学进修学习西方陶瓷设计。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北京城市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执行馆长。
现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陶瓷协会艺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与陶瓷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省传统工艺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采购中心评审专家。曾经担任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大国工匠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评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参展作品


《百年好合》 陶瓷 23x23x38cm 2021年
关于陈烈汉对“中国当代陶瓷名家邀请展暨首届中国·宋庄陶瓷协会作品展”采访的视频
关于陈烈汉艺术作品的视频
视频源自《艺术文献》
展览现场




艺术展览与获奖
2005年北京,陶瓷作品“采莲图”在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工艺美术展”获银奖。
2007年大连,陶瓷作品“镂空纹瓶”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获银奖。
2008年陶艺作品“恋人”获“江西景德镇第六届陶瓷艺术百花奖评比”二等奖。
2008年香港,陶艺作品“盼”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举办的“香港首届紫荆花杯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获金奖。
2008年西安,陶艺作品“恋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08年第43届国际陶艺大会”获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
2009年深圳,陶瓷作品“秋雨”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作品评比”获银奖。
2009年北京,陶艺作品“秋雨•冬雪”在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获金奖。
2010年汝州,陶艺作品“冰裂釉秋雨冬雪瓶”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获金奖。
2010年北京,陶瓷作品“提梁壶”在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举办的“北京工艺美术创意新品展”获一等奖。
2011年北京,陶艺作品“鱼跃双耳扁瓶”在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五届北京工艺美术展”获银奖。
2013年北京,作品《青瓷风采》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上,获“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
2013年10月份作品《青瓷风采》获“第七届北京‘工美杯’工艺美术作品评比”金奖。
2014年5月8日《青瓷风采》在2014年上海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暨上海“白玉兰”国际陶瓷艺术奖评选活动中荣获陶瓷类金奖。
2014年6月28日《凤舞九天》在四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
2014年10月26日《欣欣向荣》荣获第七届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评比金奖。
2014年10月《凤鸟腾飞》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收藏杂志社、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中国收藏2014年十大艺术陶瓷名品(金奖)”。
2015年作品《连年有余瓶》湖南醴陵获由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第十届全国陶瓷作品展暨全国陶瓷创新评比”银奖。
《刻花连年有余祥云盖罐》获2019“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评比金奖,
《刻花百年好合》获2019“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评比银奖。
《瞧这一家子》在2021年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评比中获金奖。
《扭转乾坤》在2022年“工美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大赛评比中获银奖。
《刻花“一路富贵》在2022年“工美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大赛评比中获得金奖。
《相会》在2022年“民族杯”《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年鉴》大赛中荣获金奖。
《小鸟》在2023年“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评比中荣获金奖。
《鱼》在2023年“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评比中荣获银奖。

陶艺作品
青瓷 系列作品

《“孔雀开屏”粉青樽》

《“如意”梅子青瓶》

《“鱼歌”粉青小口瓶》

《“玉龙戏珠”粉青》

《“郁金香”刻花瓶》

《凤舞九天》

《哥弟“枫”彩》

《刻花连年有余盖罐》

《马上封侯富贵盖罐》

《双龙戏珠》

《太平有象》

《五羊开泰》

《喜洋洋“粉青樽”》

《一路富贵》

《鱼水情 米黄洗》
青花 彩绘作品

《采莲图》

《缠枝鸟纹》

《春》

《夏》

《飞鸟图》

《花中七蝶》

《莲池翠鸟》

《林中飞鸟》

《鸟林》

《水浮莲》
现代陶艺 系列作品

《“冬雪”冰裂弦纹瓶》

《“秋雨”裂纹釉瓶》

《冬韵》

《风范》

《恋人》

《盼》

《三柱群构》

《赎》

《相会》

《信心的守望》

《眼中的鱼》

《鱼》

《鱼跃龙门》

评述节选
翻开陈烈汉的作品集,可以看到这些作品中既有笔法苍劲的陶瓷绘画,又有简洁、概括的现代陶瓷装饰,还有意象和抽象结合的现代陶艺作品。通观烈汉的陶瓷艺术创作,从学生时代起步至今,他前进的步伐从容稳健,一刻也没有停止。他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陶瓷装饰彩绘到釉彩的探索,然后到陶艺的创作,交叉并行,多向递进,并且总是呈螺旋式上升,在每一阶段展示出自己的亮点,成为陶瓷艺术创作的领军人物。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关键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没有高品质的综合素养,便没有高品质的艺术创造。这就和人的品行与学识、胸襟与智慧、精神与创造相关联,创作好比独上层楼,以心灵的独语洒然自出。
文/陈一文(江西画院美术师、景德镇瓷画研究院研究员)
近几年,陈烈汉集中精力在浙江龙泉进行青瓷创作,创作了一批既有精神内涵,又有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的青瓷作品。他充分挖掘青瓷材料美的潜质,其作品注重视觉冲击力,构思巧妙,造型独特,丰富了当代青瓷艺术的创作形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代表性,充分展示了艺术家的风格特点与文化追求。陈烈汉功底扎实,是真正的科班出身,加上二十多年陶瓷创作经验的积累,其陶瓷作品质朴大气、造型饱满、内涵丰富、装饰性强。
文/于长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计系教授)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陶瓷专业委员会
北京宋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中国宋庄陶瓷协会
中国宋庄雕塑协会
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
北京一辰清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策展人:吕品昌
执行策展人:钞子伟
学术主持:宋伟光
展览统筹:徐嘉敏、钞子艺、黄镇
顾问:周国桢、隋建国、孙家钵
主任委员:吕品昌
副主任委员:郅敏、钞子伟
成员:吴越申、董博、王少军、方力钧、郑宁、刘正、左正尧、朱乐耕、陆斌、李见深、远宏、周光真、邱耿钰、宋伟光、夏和兴、马佩、黄胜、赵兰涛、陈烈汉、吴永平、陈进林、钞子艺、黄镇、丁易名、熊开波、马军、邢之
协办单位:
北京国中陶瓷馆
北京陶瓷艺术馆
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
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美术馆
北京通州文旅协会
艺高百利艺术展览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委员会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人民政府
学术支持: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郑州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陶瓷专业委员会(陶瓷院)、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陶瓷文化专业委员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易名、马军、王少军、王世刚、王忠全、王京成、王俊远、王艳艳、王浩龙、王爽、王登、方力钧、左正尧、白明亮、包筱瑜、冯都通、冯澍、司秋利、吕品昌、吕琼雯、朱乐耕、朱尚熹、朱勇、任峰、刘士铭、刘丹华、刘正、刘志军、刘保雷、刘浩然、刘谦、刘颖睿、安然、孙晓晨、孙家钵、苏献忠、李见深、李占洋、李伟、李冰、李庆利、李南南、李燕蓉、杨帆、杨志、丽莎、时子媛、吴茜、邱耿钰、余剑锋、张三聪、张婧婧、张琴玉、张琨、陆斌、陈云贵、陈君,陈金旺、陈洁、陈烈汉、邵长宗、郅敏、罗瑾、岳峻、金文伟、周国桢、周璇、庞少贤、郑冬梅、郑宁、郑智君、孟胡蝶、孟福伟、孟德武、赵兰涛、赵俊璞,刘梦佳、郝伟乐、胡学富、钞氏兄弟(钞子艺 钞子伟)、施琳琳、姜波、姚永康、耿雪、夏和兴、夏学兵、柴国良、张馨月、徐结根、徐悦涵、郭宝寨、唐珂、涂志新、黄山、黄伟红、黄细乐、黄胜、黄美尧、黄敏、曹春生、曹智勇、康新科、董琳、蒋汐、韩文明、景怀宇、谢长敏、谢璇、喻建辉、詹伟、蔡梅之、谭斌、熊开波、戴雨享、戴耘、魏华
END
www.chenliehan.com www.陈烈汉.中国
版权声明:本网站图文归属陈烈汉及其家人,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京ICP备14004846号